|
瓦-clay tile,普通指粘土瓦。以粘土为主要原料,经泥料处置、 成型、 枯燥和焙烧而制成。中国瓦的消费比砖早。
从甲骨文字型中,知道3000多年前的屋脊有挺拔的装饰或构造构件,但尚未有实物陶瓦的开掘发现。故可知此种构件可能是木制——已腐朽,或铜制——尚未被今人辨认,但没有掩盖烧制的陶瓦。
陶瓦或于西周初年(公元前1066年)开端用于屋顶,从岐山遗址可见遗存,判别当时仅用于屋脊局部。到了春秋时期的遗址,较多发现板瓦、筒瓦、瓦当,外表多刻有各种精巧的图案,可知屋面也开端覆瓦。
春秋早期,屋面覆瓦的建筑还不多,《春秋》隐公八年:宋公、齐侯、卫侯盟于瓦屋。会盟的地点是在周王朝的温,但经中仅记为掩盖有瓦的屋,可见这是在当时人人皆知的巨大建筑。到了战国时期,普通人的房子也能用瓦了。
到了秦汉构成了独立的制陶业,并在工艺上作了许多改良,如改用瓦榫头使瓦间相接更为吻合,取代瓦钉和瓦鼻。西汉时期工艺上又获得明显的进步,使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,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,瓦的质量也有较大进步,因称“秦砖汉瓦” 。
1、 常见的瓦
粘土瓦的消费工艺与粘土砖类似,但对粘土的质量请求较高,如含杂质少,塑性高,泥料均化水平高等。中国目前消费的粘土瓦有小青瓦、脊瓦战争瓦。
1) 按瓦的铺设部位分 ?????烧结屋面瓦和烧结配件瓦
屋面瓦按外形分主要有:平瓦、三曲瓦、双筒瓦、鱼鳞瓦、牛舌瓦、板瓦、筒瓦、滴水瓦、沟头瓦、J 形瓦、S形瓦和其他异形瓦。
配件瓦按功用分主要有:檐口瓦和脊瓦两个配瓦系列,其中檐口瓦系列包括:檐口封头、檐口瓦和檐口瓦顶;脊瓦系列包括:脊瓦封头、脊瓦、双向脊顶瓦、三向脊顶瓦和四向脊顶瓦等。此外,不同外形的屋面瓦还有其特有的配件。
2) 按外表状态分:有釉瓦、无釉瓦。
小青瓦:又名蝴蝶瓦、阴阳瓦,是一种弧形瓦。用手工成型,在间歇窑中复原性氛围下烧成,呈青灰色。规格普通为长200~250毫米,宽150~200毫米,普遍用于乡村房屋建筑。
脊瓦:掩盖屋脊的瓦。通常有人字形、马鞍形和圆弧形三种。瓦坯采用压制成型,经枯燥烧成,可烧成红、青两色。规格普通长为300~425毫米,宽180~230毫米,抗折荷载不低于700N。
平瓦:长方形平面带沟槽的片状瓦,用于掩盖屋面。平瓦的成型有湿压法、半干压法和挤出法三种,以湿压法为最普遍,可烧成红、青两色。按中国规范规则:平瓦的尺寸为400×240~360×220毫米,单片抗折荷载不得小于600 N;掩盖一平方米屋面的瓦,其吸水后的重量不得超越55公斤;在-15℃以下经冻融15次循环后,应无分层、开裂、脱边、掉角等现象,废品中不允许混有欠火瓦。
粘土瓦只能应用于较大坡度的屋面。由于材质脆、自严重、片小,施工效率低,且需求大量木材等缺陷,在现代建筑屋面资料中的比例已逐步降落。
3)选用要点
各类瓦主要用于低层或多层的寓居建筑与商业建筑的坡屋面。
2、 琉璃瓦
瓦,本来色泽灰黑无光,但是,紫禁城的琉璃瓦外表光润如镜,这种瓦叫琉璃瓦,作为中国帝王之家的专属用品,也成为中国建筑的意味。最早的琉璃瓦实物见于唐昭陵。
一块色泽美丽的琉璃瓦,必需经过两座窑炉的煅烧方可制成。琉璃的制造工艺是采用两次烧成的方式,次将制好的黑色瓦坯烧成洁白的素坯,第二次则是为素坯施釉后烧成颜色缤纷的琉璃瓦。上釉的素坯经过窑火的洗礼,火温稍有差别,出窑的琉璃瓦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,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稳定性。
琉璃瓦与建筑之间出于承重、美观的考量,有着严厉的比例关系,数百年来,琉璃匠人们将琉璃的法式总结成口诀,吻兽所放置的位置在正脊和殿顶两坡的交汇处,是屋顶梁柱的支点,要制造琉璃瓦,首先应肯定吻兽的大小。依照琉璃行内的口诀,吻兽的高度由大梁决议,为梁高的五分之二。
3、 唐青瓷瓦
唐青瓷瓦是中国唐代建筑运用的传统代表瓦型,是由板瓦和筒瓦组合铺设而成的瓦。唐瓦单件瓦片尺寸较大,厚实感强,是中国传统的寺院,亭台,仿古建筑等建筑必不可少的屋瓦。
4、 石棉瓦 石棉瓦是水泥石棉瓦的简称;水泥抗压才能很强而抗拉才能很弱,而石棉抗压才能很弱而抗拉才能很强,夹石棉是为了进步复合资料的抗拉才能。
|